秋夜对月

孤云飞陇首,颢气满商中。

警鹤仙盘外,圆蟾浴殿东。

浦寒珠有泪,岩迥树生风。

星彩沈榆荚,霜华袭桂丛。

光摇银烛乱,影射玉壶空。

露馆迷秦甸,冰台接魏宫。

绕枝惊暗鹊,促杼思阴虫。

更想离居恨,回肠几处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孤零的云朵飘过陇地之巅,清朗的气息充满商朝的天空。
警鹤在仙境之外盘旋,明亮的月亮在宫殿东边沐浴。
寒冷的河边,珍珠般的露珠仿佛含泪,山岩远处,树木被风吹动。
星辰的光彩沉落在榆荚之中,霜花覆盖着桂树林丛。
月光摇曳,使银烛闪烁不定,光影投射在玉壶之上空荡荡。
露水笼罩的馆阁让人迷失在秦地的夜晚,冰凉的平台连接着魏国的宫殿。
树枝上,惊动了栖息的乌鹊,纺织娘的鸣叫唤起思乡之情。
更想起离别之苦,愁肠百结,何处不是相同的感受。

注释

陇首:陇地之巅。
颢气:清朗的天空气息。
警鹤:象征吉祥的仙鹤。
圆蟾:明亮的月亮。
浦寒:河边寒冷。
星彩:星辰的光彩。
榆荚:榆树的果实。
霜华:霜降时的白色花朵。
银烛:白色的蜡烛。
玉壶:玉制的酒壶或比喻清澈如玉的夜空。
秦甸:泛指古代秦地。
冰台:寒冷的平台。
阴虫:纺织娘等秋夜鸣叫的昆虫。
离居:分离居住。
回肠: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月夜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之情。

"孤云飞陇首,颢气满商中。" 开篇即以壮阔的画面展现出一个广阔无垠的天地,孤云飞过陇山之巅,气氛弥漫于商山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警鹤仙盘外,圆蟾浴殿东。" 警鶴(即鹤)与月亮相映,显得异常清醒,而圆蟾(即兔,即月亮中的嫦娥神话)则在宫殿之东沐浴着月光,增添了一份仙境的意象。

"浦寒珠有泪,岩迥树生风。" 水边的珍珠仿佛含着泪水,岩石间的树木似乎也生出了秋风,这些细节描写传达出一种凉冷与萧瑟之感。

"星彩沈榆荚,霜华袭桂丛。" 星光洒落在榆荚上,霜花覆盖着桂树丛,星辰与大自然的融合,以及秋霜的到来,更深化了季节的氛围。

"光摇银烛乱,影射玉壶空。" 月光使得灯火摇曳不定,而影子投射在洁白如玉的酒壶上,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空寂。

"露馆迷秦甸,冰台接魏宫。" 露水浸湿了古时的馆殿,冰凉的台阶连接着古代的宫阙,这些景象让人不禁思索历史的沧桑。

"绕枝惊暗鹊,促杼思阴虫。" 树枝间偶尔惊起栖息在枝头的黑色鸟儿(暗鹊),而促织的声音则让人想起了躲藏在阴影中的昆虫,这些生动细节表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

"更想离居恨,回肠几处同。"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家乡的怅恨,以及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这些情感在秋夜中被无限放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秋晚

秋晚弥岑寂,天空见泬寥。

溪流拖白练,树叶剪红绡。

露菊英初吐,霜钟韵渐调。

清光开旭旦,爽气逐惊飙。

鹰击秦原迥,鸿归楚水遥。

星高汉将出,胶折虏兵骄。

元亮田多废,安仁鬓恐凋。

功名殊未立,对景自无憀。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胡马嘶北风

动地阴风劲,连云白草齐。

闻琴空仰秣,践雪忆归蹄。

金埒心宁恋,盐车困欲嘶。

过关拖疋练,渡水惜鄣泥。

五路鸾旗缓,千金碣馆迷。

羁魂重怀土,不寐到晨鸡。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贺太仆钱少卿直秘阁

几年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

才换月卿归少列,又来天禄校中书。

东吴世胄王孙贵,北第门阑太仆居。

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

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

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觐道人归故

迹寄浮屠教,心将汗漫游。

无眠长达曙,却立动经秋。

秘诀神仙授,灵苗洞壑求。

诛茅探虎穴,投杖涸龙湫。

丹熟炉应冷,禅馀室更幽。

登山不累息,入夏亦重裘。

名已标真籍,身犹隐沃洲。

逍遥访岩穴,迢递别林丘。

遍览缙云境,还浮一叶舟。

三千功欲满,鹤驭恐难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