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慎之(其一)

雁荡天台且未堪,春潮能许挂江帆。

空山十丈丹厓里,一个痴人一草庵。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荡山与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雁荡天台且未堪”,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表达了对这两座名山的赞叹,暗示它们的美已经超出了诗人的想象。接着,“春潮能许挂江帆”一句,通过春潮与江帆的结合,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仿佛春天的潮水正承载着希望与梦想,向远方航行。

“空山十丈丹厓里,一个痴人一草庵”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的一处隐秘之地,丹崖峭壁之中,孤独地坐着一位痴迷于自然的诗人,他的草庵与周围的壮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也体现了他在喧嚣世界中的宁静与自我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1075)

庄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沈慎之(其二)

老拙元无半寸长,逢君不语只空狂。

白头静里焚香坐,长记移舟过溧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子陵钓鱼图

行止丘轲总未裁,江波祗个钓鱼台。

谁知也有渔舟画,不照严光影子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一)

来来去去非真幻,此理人间本妙哉。

公是寂庵吾敢问,师今何去昔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其二)

钟声谁打定中魂,那有三才别立根。

我正问公公已死,岂胜哀泪洒乾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