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秘十年曰甫逾壮,节钺十年曰甫逾强,迨是秩开第七,已历考中书,算八千岁一春,八千岁一秋,奚论绛人甲子;
东南一役文正相焉,西北一役文襄相焉,惟公鼎峙而三,且兼威绝国,合四海还四海,九州更九州,来询黄阁起居。
此联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之笔法,赞颂了李鸿章的卓越功绩与深远影响。上联“清秘十年曰甫逾壮,节钺十年曰甫逾强”以“清秘”、“节钺”分别象征官职与权力,描绘了李鸿章在政坛上的成长与壮大。“迨是秩开第七,已历考中书,算八千岁一春,八千岁一秋”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李鸿章历经七次升迁,成为中书,其成就如同千年不衰的春与秋,寓意其功业长久不朽。
下联“东南一役文正相焉,西北一役文襄相焉”点明了李鸿章在两次重大战役中的关键作用,文正、文襄分别指代曾国藩与左宗棠,暗示李鸿章与这些名臣并肩作战,共同维护国家安定。接着“惟公鼎峙而三,且兼威绝国”赞扬李鸿章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不仅在国家层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合四海还四海,九州更九州”则表达了李鸿章以其智慧与勇气,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其功绩如同四海归一、九州更迭,影响深远。
最后,“来询黄阁起居”以“黄阁”代指宰相府,暗示李鸿章作为国家重臣,其生活起居备受关注,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期待。整联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形象的比喻,高度赞扬了李鸿章在晚清时期的政治、军事贡献,以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不详
知感佩觿年,忆自传经石室、从政桓廔,仕学及公门,一脉渊原溯江汉;
勋隆调鼎日,何当负扆方资、骑箕竟逝,安危系天下,九州华表仰云霄。
使五岭以南学校如林,公为斯文,直到百年开厦广;
顾四郊之垒国家多难,天胡此醉,不遗一老待河清。
长我三月,订交念年,患难每关怀,回首京华如昨日;
才痛伯兄,又悲老友,典型空怅望,伤心江上对春风。
未忘陈迹在京江,浮湘汉而来,到此登楼,岂但胸中小云梦;
却喜善缘结甘露,叹孙吴已往,自公作古,何曾眼底有金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