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游春.菜花

小院飞花尽,看一畦寒菜,争弄晴色。

点染馀春,共水边藻荇,陇头麰麦。

路转野棠隔,似刺绣、缕金交织。

已遍开、万紫千红,休怪蝶衣无力。

漫忆,沟塍溜碧,记匝地榆钱,忙到寒食。

美景匆匆,任翻阶芍药,画栏烟幂。

叱犊横箫笛,醉又醒、罗衫风逼。

笑有人、绮阁深深,那会相识。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鉴赏

这首清代庄棫的《曲游春·菜花》描绘了一幅春日小院的生动画面。首句“小院飞花尽”写出了春花凋零,而菜花在寒意中独自盛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争弄晴色"四字,形象地描绘了菜花与阳光相互映衬的场景。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边的藻荇和陇头的麦苗,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气息。"路转野棠隔",通过路转所见的野棠花,犹如刺绣般精美,与菜花形成对比,增添了层次感。"万紫千红"形容菜花盛开的繁茂,"蝶衣无力"则暗示了春光将尽,蝴蝶也无力飞舞。

上片以菜花为中心,下片回忆起春天的田园风光。"沟塍溜碧"描绘了沟渠中的流水,"榆钱"象征着春天的富饶。寒食节的忙碌景象,牡丹花的盛开,以及画栏烟幂的朦胧,都体现了春光的流转。

"叱犊横箫笛"是农耕生活的写照,醉醒之间,罗衫微凉,显示出春日的惬意。最后,诗人以笑语作结,感叹深闺中的佳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外界的春色和农事,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通过对菜花和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春日的独特感受和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137)

庄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 字:中白
  • 号:东庄
  • 籍贯:丹徒
  • 生卒年:1830——1878

相关古诗词

探芳讯.朴园

步芳径,又草绿门闲,花红砌映。

怅废池桥畔,难开旧奁镜。

婵娟应共春光去,谁向湖山讯。

漫褰衣、去上林亭,自循苔磴。

名胜恁休问,剩瓦砾凄迷,泪痕清莹。

惆怅荒台,题咏尚能认。

繁华逝水归肠断,娇困风吹醒。

待何人、携酒重来酩酊。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声声慢.春淮晚步

朱栏人倚,绿水舟横,销魂只有秦淮。

暮雨朝云,让谁点缀阳台。

长堤柳枝渐绿,似佯羞、乱颤瑶钗。

愁未遣,又眉弯新月,暗逐人来。

知否城闉将晚,过钿车偏送,塘外轻雷。

障面飞花,纱窗幂雾疑开。

游鱼翠澜漫搅,且勾留、衫影徘徊。

春自远,背东风、香沁碧苔。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步月.绣球

暖雪纷铺,晴云低蹙。一庭静对秾绿。

画帘乍卷,似月明金屋。俪琼萼、碧玉嫁时;

夸朱彩、石家盈斛。妆台畔、钗凤颤徽,暗香遥触。

屏山新睡足。正刺绣深闺,云鬓斜矗。

唾绒彩结,好重重团簇。惜春去、人倩淡妆;

助花傲、夜娇银烛。雕阑压、胡蝶满园粉扑。

形式: 词牌: 步月

卖花声.白门对雨作

庭院草痕齐,绿涨凄迷。香泥湿透晕苔衣。

燕子不来春已去,又到黄鹂。

花好是将离,人卜归期。王孙心事不须题。

梅子雨肥风折笋,斗酒谁携。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