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绿色的藤蔓穿过篱笆环绕屋舍,十亩大的居所有一半是池塘。
吃饱后在窗边小憩醒来,脚步轻盈独自在林下漫步。
水的性情淡泊成为我的朋友,竹子的内心虚空就如我的老师。
何必要在纷扰的人世间,费尽心思寻找亲近的知己呢?

注释

穿篱:穿越篱笆。
绕舍:环绕房屋。
碧逶迤:形容绿色植物绵延不断。
十亩闲居:形容居住的地方宽敞宁静。
半是池:一半是池塘。
食饱:吃饱饭。
脚轻:脚步轻快。
林下独行:在树林下独自散步。
水能性淡:水的性情淡泊,不争不抢。
竹解心虚:竹子内心虚空,寓意谦虚。
劳心费目:耗费心力和视力。
觅亲知:寻找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两句,通过对园宅和水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于自然之中的意境。“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则表达了诗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享受清净自得的悠闲时光。

接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两句中,诗人将水和竹比作知己和导师,体现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滋养。最后,“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寻找知音的淡然。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人诵者宜为之”的诗歌观念。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池上即事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

钿砌池心绿蘋合,粉开花面白莲多。

久阴新霁宜丝管,苦热初凉入绮罗。

家酝瓶空人客绝,今宵争奈月明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池上即事

行寻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桥补钓船。

绿竹挂衣凉处歇,清风展簟困时眠。

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林下水边无厌日,便堪终老岂论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池上闲吟二首(其一)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池上闲吟二首(其二)

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馀。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

梦游信意宁殊蝶,心乐身闲便是鱼。

虽未定知生与死,其间胜负两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