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十一)

燔肉既不至,孔子辄去鲁。

醴酒复不设,穆生亦辞楚。

古人道义交,政在慎出处。

寥哉圣贤心,夫岂餔啜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感怀(其十一)》,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道德情操的感慨。诗中通过讲述孔子因“燔肉既不至”(指礼仪不周)和“醴酒复不设”(主人招待不周到)而离开鲁国,以及穆生因楚国主人忽视礼节而辞官的故事,强调了古人交往中的道义原则,即重视出仕与隐退的选择,反映了圣贤们对于道义和待遇的严谨态度。

诗中“古人道义交,政在慎出处”这两句点明了主题,表明古人交友看重道义,而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享受。最后,“寥哉圣贤心,夫岂餔啜故”则进一步揭示了圣贤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境超越了日常的饮食享乐,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契合和道义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道德操守的崇高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十二)

花开君勿折,花谢君勿扫。

扫花伤花心,折花畏花嫐。

但令尊有酒,中怀得倾倒。

从花自开谢,开好谢复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感怀(其十三)

上客有冯驩,故吏有任安。

二子久已死,益见交道难。

软语相媚悦,颠倒若转丸。

孰云是可忍,怒发为冲冠。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感怀(其十四)

南州辫发儿,相从事觚椠。

陈遵好尺牍,暇日聊口占。

悠悠历岁年,寒暑若病痁。

道德负初心,谁独受针砭。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感怀(其十五)

客有千金儿,过我十尺舍。

狭隘不可留,飞丸出弹射。

腰下雕玉螭,粹好绝衅罅。

信美非所珍,聊足以相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