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董县丞绅三首(其三)

哀挽宜阳路,铭旌汴水风。

青骡传海上,白鹤果辽东。

抗救邀天使,钧裁秉帝衷。

愚民痛一哭,雪涕洒寒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哭董县丞绅三首(其三)》由明代诗人卢楠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官员董县丞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哀挽宜阳路”,以“哀挽”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哀悼之意,将董县丞绅的离世比作挽歌在宜阳的路上回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沉重的氛围。接着“铭旌汴水风”,通过“铭旌”这一传统丧葬礼仪的象征,以及“汴水风”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逝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青骡传海上”,可能是指董县丞绅生前的某种事迹或理想追求,通过“青骡”这一交通工具,将其与遥远的“海上”相连,既展现了其远大的志向,也寓意着其精神的不朽。而“白鹤果辽东”则可能寓指董县丞绅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如同白鹤一般,飞越辽东,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其人格的高洁与深远影响。

“抗救邀天使,钧裁秉帝衷”两句,描绘了董县丞绅在生前为民众抗争、救助,得到了上天的垂怜与帝王的认同,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正直与为民服务的精神。这里不仅赞扬了他的道德品质,也寄托了人们对公正与仁爱的向往。

最后,“愚民痛一哭,雪涕洒寒空”两句,直接抒发了百姓对董县丞绅的深切哀痛之情。他们的眼泪如雪花般洒落在寒冷的天空中,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社会正义缺失的无声抗议。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收录诗词(307)

卢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月

雪霁楼空夕,寒轻月欲明。

素魂升海上,残朓傍人清。

桂树春应发,蟾蜍夜自生。

伤心望牛斗,流恨满山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示外弟陈可

阮籍何穷轨,陈生已着鞭。

朔鹰秋始健,宛马血方妍。

不负儒林传,宁充弟子员。

五车如破的,万里看腾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刘少尹赴兴州经历三首(其一)

宸极沾仙籍,双凫别尚方。

何如魏宾客,不减汉循良。

大府宜方器,牙门足荐章。

材高岂伏枥,万里见乘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刘少尹赴兴州经历三首(其二)

潘岳花封宰,陈琳将幕材。

檄文传万垒,列宿近三台。

怅望蓟门路,深怀河朔杯。

君王求骏骨,待诏上燕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