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岳正的《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其三)》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重阳佳节之际登高怀古的复杂心情。首句“无奈闲愁万种侵”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的深深忧虑和愁绪,重阳节的来临更增添了思乡之情。第二句“重阳况在客中临”进一步强调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落寞。
接着,“至今人爱登高节”反映出重阳登高的传统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然而,“自古谁知赏菊心”暗示了诗人对菊花孤芳自赏的品格的理解,可能寓言着自己的清高和无人理解的境遇。
“齐国江山悲感后,楚王台榭草莱深”通过历史典故,借齐国和楚王的兴衰来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最后一句“未能免俗聊随俗,也把茱萸上鬓簪”,诗人虽然感叹自己未能超脱尘世,但还是顺应习俗,将茱萸佩戴在鬓边,体现了人在世俗中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