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彭蠡湖

浩荡湖光迥,虚涵河汉明。

万峰朝霭净,一苇客帆轻。

地跨三吴胜,江连七泽平。

鱼龙时隐见,舟楫互纵横。

日月浮金晕,风波激玉声。

方壶晴掩映,圆峤远峥嵘。

阳鸟寒依渚,残虹夕抱城。

感时思击楫,俯念愧登瀛。

塞北犹防□,江东未解兵。

艰危堪涕泪,回首忆神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泛彭蠡湖》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描绘了泛舟彭蠡湖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

首联“浩荡湖光迥,虚涵河汉明”以“浩荡”、“迥”描绘出彭蠡湖水的广阔无垠,湖面与天际相接,仿佛包容了整个银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宏大的景象。

颔联“万峰朝霭净,一苇客帆轻”则转向对湖中景物的细腻刻画。万座山峰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清新,而一叶扁舟在湖面上轻盈地航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静谧与动态之美。

颈联“地跨三吴胜,江连七泽平”进一步扩展视野,将彭蠡湖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强调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壮观的自然风貌。

尾联“鱼龙时隐见,舟楫互纵横”通过鱼龙的出没和舟船的穿梭,生动展现了湖上生活的鲜活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活力。

接下来,“日月浮金晕,风波激玉声”描绘了日月在湖面上投射出的金色光芒,以及风浪拍打水面时发出的清脆声响,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和谐的氛围。

“方壶晴掩映,圆峤远峥嵘”则运用神话中的方壶和圆峤来比喻彭蠡湖的美景,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奇幻色彩。

“阳鸟寒依渚,残虹夕抱城”通过“阳鸟”(即太阳)和“残虹”(夕阳余晖形成的彩虹)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感时思击楫,俯念愧登瀛”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动荡的感慨,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

“塞北犹防□,江东未解兵”则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北方边疆仍有战事,江南地区也未摆脱战争的阴影。

“艰危堪涕泪,回首忆神京”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时的悲痛之情,以及对京城(指当时的明朝首都北京)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泛彭蠡湖》不仅是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通过对彭蠡湖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复杂思考。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游道场山伏虎寺酬信上人

伏虎何年寺,閒来偶一登。

乍随攲径入,还向曲栏凭。

山晚烟光澹,天寒水气澄。

斜阳双去鸟,野渡一归僧。

驯鸽栖祇树,清猿啸古藤。

飞楼风外笛,孤塔月中灯。

已悟西来意,因参最上乘。

欣陪支遁语,聊此涤尘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春日陈光禄见过

冠盖何年别,轩车此日来。

故人千里合,绿野一尊开。

鸟弄当歌席,花明近酒杯。

激昂看侠气,磊落见雄才。

越峤题应遍,衡阳辙屡回。

高情出云汉,逸想绝氛埃。

户牖临青嶂,琴书傍绿苔。

子云元寂寞,仲蔚自蒿莱。

僻地纡玄览,深怀寓薄醅。

相看当尽醉,莫遣二毛催。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游三洲岩

灵源标胜概,碧洞秘瑶华。

旷野千峰出,横桥一水斜。

松萝迷客径,鸡犬隔人家。

石室云常暗,山楼树半遮。

岩巅垂玉乳,泉际引金沙。

仙乐和啼鸟,天香散落花。

开樽留晚照,挥袂驻飞霞。

延眺娱心赏,追游兴未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酬徐伯臣见寄

孺子南州彦,新诗海内传。

因风奏金石,使我挹兰荃。

鸾啸苏门隐,凫飞汉代仙。

襟期同白社,人物似斜川。

登陟卢敖杖,浮游范蠡船。

閒居知有赋,习静久怀玄。

绿绮烟霞外,青山几席边。

黄初窥制作,墨绶谢尘缘。

草圣誇前代,萍踪忆往年。

关河看咫尺,吴粤隔风烟。

服气神符妙,修真宝诀全。

悬知千载后,石室秘瑶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