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菜》,是明代诗人解缙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诗人巧妙地将对蔬菜的赞美与对奢华生活的讽刺相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首句“蔬茹甘香可疗饥”,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赞美了蔬菜的美味与营养价值,强调其能解饥饿之苦,体现了对自然食物的推崇。接着,“莫云长是在茅茨”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暗示即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享受到蔬菜带来的甘香与满足,进一步强调了蔬菜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后两句“调羹宝鼎挥金碗,肉食曾无厌饫时”,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贵族们享用的珍馐佳肴与平民百姓的蔬菜进行对比。通过“宝鼎”和“金碗”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富贵人家奢华的生活方式,而“肉食曾无厌饫时”则表达了他们即使吃尽了山珍海味,仍然感到不满足的状态,从而揭示了物质追求的无止境和对简单生活价值的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赞美了蔬菜的美味与实用,也对当时社会上对物质享受过度追求的现象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