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宰所作,名为《送彦与孙兄赴廷对》。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支持和祝愿。
"捷书夜到古朱方,之子登名甲乙行。"
这两句描绘了消息传递迅速的情景,"捷书"指的是快速传递的信件,而"古朱方"可能是地名或官府名称,表明消息来自远方。"之子登名甲乙行"则意味着考生之子登记其名字于考试名单上,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伟行向来高月旦,遗经端合破天荒。"
这里的"伟行"可能指的是宏伟的事业或壮丽的事迹,而"向来高月旦"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如科举考试)的期待。"遗经端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尊崇,"破天荒"则意味着要有所成就,不负韶光。
"公孙对策风云会,董子留名日月光。"
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贤人君子,如公孙龙、董仲舒等,他们在朝堂上对策(即回答皇帝的问题),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并留下了美好的名声。
"趋向一分燕越异,赠言惟有用心刚。"
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之情,"趋向一分燕越异"可能是指友人即将踏上不同于以往的旅程,而作者则给予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品格。"赠言惟有用心刚"则强调了送别之词中对友人的忠告,只有坚韧不拔的心志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引用,以及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朋友深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