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寺

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云栖寺》描绘了诗人游历山中云栖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山间环境的清幽,出山时视野开阔,入山后竹林环绕,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进一步描绘了寺门隐于竹海之中,绿意盎然,曲折小径引人入胜。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此居住的时光,曾在莲池边修习禅定,建造茅屋,体现了其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追求。“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表达了对先贤高僧的追思,以及对传承衣钵者的关切。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写诗人偶然造访,恰逢僧侣们准备斋饭,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参禅读书,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与世俗名利的疏离。“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则对追逐名利的人们表达了怜悯和批评。

最后,晚钟声从远处传来,诗人意识到该离开,暗示着对尘世生活的短暂停留和对超脱的向往。“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以自然之声作结,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急于回归内心的急切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寺生活和诗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对世俗浮华的反思。

收录诗词(35)

夏伊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其一)

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有才德反损。

无非亦无仪,动摇古训典。

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不见《三百篇》,妇作传匪鲜。

《葛覃》念父母,旋归忘路远。

《柏舟》矢靡他,之死心不转。

自来篇什中,何非节孝选。

妇言与妇功,德亦藉兹阐。

勿谓好名心,名媛亦不免。

女子在室时,承欢职难谢。

及长事舅姑,或难依亲舍。

孩提至及笄,廿年时颇暇。

行宜奉杖屦,食宜罗酒炙。

有女即当儿,服劳亲所藉。

此时不努力,终身责难卸。

他年纵思亲,往来联姻娅。

顾此转失彼,孝思终假借。

膝下乐融融,一刻千金价。

纵言至于斯,慄慄心胆怕。

所以北宫女,懿行昭华夏。

环瑱都屏撤,老死誓不嫁。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二)

才子泣穷途,佳人苦薄命。

不料此定例,千年难改政。

谓系如分傥,殊难一例评。

庄姜赋《绿衣》,《终风》暴自迅。

昭君嫁沙漠,琵琶寄哀咏。

彼独非贞淑,何都罹强横。

昭昭祸福门,颠倒胡无定。

空空轮回理,渺茫难凭信。

十二万年前,偶然分逆顺。

化工草创成,铁案堪援证。

夭寿贞不贰,古训式贤圣。

趋避徒烦劳,但当受其正。

形式: 古风

即事

春归新绿满园赊,节近清和暖渐加。

连日好风催楝子,一溪流水落松花。

乌丝界字临多宝,香篆萦帘诵《法华》。

奇福笑侬都占尽,兰房即是列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吟红阁送春

绣阁延芳梦未阑,吹将玉笛数声残。

虾帘卷雨芭蕉暗,蛤粉黏墙薜荔寒。

迤逦光阴閒展卷,寂寥心事倦凭阑。

碧桃枝上馀春在,小勒红英几朵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