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
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纷纷俗子俗到骨"表现了对那些被世俗之气浸染得透顶的人们的批评,而"对面有山那得看"则是说即便面前有美好的事物,也难以让这些人产生欣赏的眼光。诗人通过"不料楚巾能辨此"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似乎在说只有像楚巾这样的人才能理解这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最后两句"夜深月冷石阑干"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清凉的夜晚场景,诗人可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写作。这里的"石阑干"通常指的是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者石壁,这里也许是作者所居处的特征,也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生活简朴的向往。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平生诗友刘宾客,醉墨曾传到雪庐。
煞说竹溪茅屋好,便能诗亦不如渠。
十丈苍皮带雪僵,山云归晚泊书床。
不缘曾读离骚熟,兰亦欺人未肯香。
一舸秋风梦亦寒,津人只作贾胡看。
断桥袖手暮烟合,等得芦花雪满滩。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