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饮酒(其九)

谷以春而获,花逢腊亦开。

海上真仙都,其俗号无怀。

我欲受一廛,乘桴志靡乖。

勺水亦可饮,支林亦可栖。

鸿雁遵沙渚,宁顾指爪泥。

自来生分薄,良愿不我谐。

今是昨诚非,一悟了不迷。

茫茫汎苦海,是岸我即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图景。诗人以“谷以春而获,花逢腊亦开”起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追求相联系,暗示着在春天播种希望,在冬天收获智慧,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海上真仙都,其俗号无怀”,诗人想象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那里的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没有纷扰与烦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接着,“我欲受一廛,乘桴志靡乖”展现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他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无论是大山还是小林,都能成为心灵的归宿。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自由的追求。

“勺水亦可饮,支林亦可栖”进一步强调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无论水源多么微小,无论栖息地多么简陋,都能满足心灵的需求。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鸿雁遵沙渚,宁顾指爪泥”通过鸿雁的形象,象征着追求目标时的坚定与执着,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轻易放弃。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上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颂。

“自来生分薄,良愿不我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虽然内心有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往往难以如愿以偿。这句诗蕴含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

“今是昨诚非,一悟了不迷”则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与现在的正确,通过一次顿悟,不再迷失于过去与未来的纠结中。这是一次心灵的觉醒,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最后,“茫茫汎苦海,是岸我即回”以大海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能回到心灵的港湾。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指引,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最终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精神自由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在繁忙与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饮酒(其十)

遵驾古城麓,路转东北隅。

前冈车骑盛,蹲沓隘道途。

是身如车轮,终日受人驱。

从来名利场,所得孰留馀。

饮酒读离骚,百城南面居。

形式: 古风

和饮酒(其十一)

造化本无私,朝廷今有道。

禽鸣桑柘间,鸡豚醉父老。

炎洲气如煦,经冬苗不槁。

三登嘉谷熟,四季春华好。

海内未休兵,圣人方却宝。

水国有波臣,拟贺平奴表。

形式: 古风

和饮酒(其十二)

乘箄入鼠穴,大梦颠倒时。

人间醉所言,俱是醒中辞。

谓梦而非觉,觉亦在于兹。

朝闻夕可死,尼父岂吾欺。

形神将接间,请君一问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饮酒(其十三)

天地一生灭,何处是真境。

偶然幻作人,幻醉仍幻醒。

呼我为马牛,我亦从人领。

但得处于囊,不必露其颖。

玄豹隐雾中,奚羡文之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