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嘉祖意禅人

识得祖师端的意,迢迢千里扣知音。

当机一喝忘情谓,归兴犹如虎出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理解了祖师的真实意图
长途跋涉只为寻找共鸣的心灵

注释

识得:理解。
祖师:指代传授技艺或智慧的前辈。
端的:确实,真正。
意:意图,想法。
迢迢:形容遥远。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扣:寻找,寻求。
知音:知己,志同道合的人。
当机:关键时刻,把握住机会。
一喝:突然的启发或警醒。
忘情:忘记情感,全神贯注。
谓:称谓,这里指领悟的状态。
归兴:回家的渴望或兴致。
犹如:如同。
虎出林:比喻力量爆发,迅速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送永嘉祖意禅人》中的四句。诗人通过对禅师祖意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识得祖师端的意"表明诗人领悟了祖师的真谛,理解了他的教诲和精神实质。"迢迢千里扣知音"则表达了对祖意禅人远行的祝福,希望他在千里之外也能找到共鸣和理解的人。

"当机一喝忘情谓",这里的"当机一喝"是禅宗术语,指的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弟子醒悟的一声喝问,"忘情谓"则形容这一瞬间的顿悟能让人心无挂碍。最后,"归兴犹如虎出林",以猛虎出林的生动画面比喻禅师离开后那种自由自在、充满活力的归隐之志,寓意其修行之路将更加坚定且充满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既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也寄托了对友人修行的期许与祝愿。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先侍者

半怯春寒病未苏,出门无力为三呼。

诸方辣手如灵验,秋晚应归捋虎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送泾禅者

白鸟明边秋思远,逢人未话齿先寒。

他年祖室争头角,云外归来略借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信禅人

诚信之言是道根,出门句子要区分。

溪山到眼知惭愧,莫学丛林饱见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腾禅者

别我芝岩旧主情,松堂月冷露华清。

古桐高佩知何处,会听百滩流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