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癖为看书借壁光,肯随鹏鴳论行藏。
听僧鱼鼓斋粮办,留客茶杯礼数常。
小屋槃姗贪巷静,矮檐伛偻笑身长。
黄花也识人寥落,不待重阳已吐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操。"癖为看书借壁光,肯随鹏鴳论行藏"表明诗人酷爱阅读,以至于借助墙上的光亮来解读古籍,并且对古代圣贤的行为准则有所研究。"听僧鱼鼓斋粮办,留客茶杯礼数常"则展示了诗人生活中的宁静与礼仪,他不仅关注宗教活动,还懂得以恰当的礼节来款待来访的宾客。
"小屋槃姗贪巷静,矮檐伛偻笑身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小屋环境,这个环境虽然狭窄但充满了安宁之感。诗人的心态也如同这小屋一般,虽不显山露水,但内心却是豁达和自在的。
最后两句"黄花也识人寥落,不待重阳已吐香"则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他注意到即使是在寂寞无人的环境中,黄花依然能散发出香气,而不必等到重阳(秋后的第二个九日)才开花结果。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保持着敏锐的感知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自然、礼仪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他在平淡中寻找生活之美的态度。
不详
此意苍苍晓不难,罚令狂士受饥寒。
春风纵好惟贪坐,夜月虽明亦懒看。
杜老却因贫得句,陶潜非为拙辞官。
世情一味嫌清淡,多刈幽兰种牡丹。
一径寒松老,因来采茯苓。
水禽鸣杞涧,野鹿卧棕亭。
瀑近云根湿,仙遗石井灵。
守庐青道者,不厌客频经。
沧波混碧空,杨柳路皆通。
列岫疑奔马,新桥学跨虹。
东风香迹满,西日乐声丛。
总是游观者,幽人趣不同。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閒云阖辟,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