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有少年真喜事之句用其韵和

慷慨论边事,飘萧动礼闱。

贵须金印绾,老要玉关归。

食酪便榆塞,鸣铙惯铁衣。

悬知雄辩在,志愿未应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豪迈地讨论边疆事务,他的言论在朝廷中引起震动。
他渴望得到金印的高位,但年老时希望能回到玉门关故乡。
即使在品尝酪浆于边塞,他也习惯了军中的鼓角声和铁甲生活。
可以预见,他的雄辩才能依然存在,他的志向不会违背初衷。

注释

慷慨:豪迈,大方。
飘萧:形容举止潇洒或言论激昂。
礼闱:朝廷,指官场。
金印:古代象征权力的金质印信。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代故乡。
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乳制品。
鸣铙:敲击战鼓,指军事活动。
铁衣:铠甲,代指军旅生涯。
雄辩:出色的口才,有说服力的辩论。
志愿:个人的志向或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忠臣所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与对边防将士的赞颂。开篇“慷慨论边事”、“飘萧动礼闱”两句,就展现了一种边塞上的豪迈气概和朝廷对于边疆事务的关注。

接着,“贵须金印绾”、“老要玉关归”两句,表达了对将士们的尊贵与敬重,以及他们在边疆坚守多年后归来的情景。这里的“金印绾”指的是官印,是权力的象征;“玉关归”则是形容边塞之坚固,同时也寓意着将士们的高贵和忠诚。

中间两句“食酪便榆塞”、“鸣铙惯铁衣”,描绘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将士们对战争的适应。其中,“食酪”指的是饮用发酵乳制品,常见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便榆塞”则形容边疆生活之简单与粗犷。“鸣铙”是兵器的声音,“惯铁衣”则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生活的适应和熟悉。

末尾两句“悬知雄辩在”、“志愿未应违”,表达了一种对于边塞英雄的赞美,以及他们坚定不移的意志。这里的“悬知”指的是传扬知识,强调了将士们英勇的事迹被广为人知;而“志愿未应违”则展现了他们忠于职守、坚持信念,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改变初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将士们的高度评价,传达了一种对于边疆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全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

收录诗词(43)

邓忠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三)

秋日同文馆,重门静不开。

云随鸿影去,风送乐声来。

插架书千轴,论文酒百杯。

脱花陈叶满,还是作愁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二)

秋日同文馆,人閒景自长。

重帘朝气入,嘉木午阴凉。

朝市喧聊避,山林兴未忘。

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其一)

秋日同文馆,沉沉锁棘闱。

捲帘襟乍快,攲枕梦先归。

骤雨忧环堵,回风喜裌衣。

十年经五试,抚事意多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同舍问及故山景物用钟字韵诗以答

吾庐高对玉池峰,日听诸天奏鼓钟。

海外鹤归青嶂觉,洞中花落碧溪逢。

翻经夜对高禅请,采叶晨邀老圃从。

说与群仙如画出,纷然归思乱云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