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送春

催去。难住。声声杜宇。梨花春雪。

杏花春雨,毕竟春归何处。问春春不语。

可堪又是人离别。愁千结。唱罢阳光叠。恨匆匆。

泪溶溶。郎踪。屏山十二重。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河传·送春》由清代词人沈纕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送别春天的情景。

开篇“催去。难住。”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天以情感,表达出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声声杜宇”引用杜鹃啼叫的典故,增添了一抹哀愁与凄美。“梨花春雪。杏花春雨”,通过梨花与杏花在春雪与春雨中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毕竟春归何处?”一句,将读者带入对春天去向的深思,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问春春不语”,以春的沉默回应,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可堪又是人离别”,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更替相融合,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愁千结。唱罢阳光叠”,通过“愁千结”的形象比喻,以及“阳光叠”的反衬,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恨匆匆。泪溶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相聚短暂的遗憾与痛苦。“郎踪。屏山十二重”,以“屏山十二重”象征重重阻隔,隐喻了与心爱之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聚的无奈与思念。

整首词以送春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离别的哀伤以及对相聚的渴望,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37)

沈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代家大人赠广陵九校书作

月傍层霄,露滋香畹,莲灯照到花关。

一片湘云,教人疑煞仙山。

回肠脉脉谁相似,黄河水、几曲银湾。

笑无端,转尽炉头,熟熟灵丹。

明珠穿破风流蚁,更起来为我,妙解连环。

谢女机丝,鸳鸯绣遍双翰。

黄花插到西风鬓,记重阳、会上追欢。

且盘桓,红袖围炉,共尔消寒。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浣溪沙

东风拂面酒初醒。会向珠帘掬玉筝。

绿云懒整怕轻盈。

流水不传箫底恨,落花空结梦中情。

教人无那月斜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春日

画楼夕照却难描。柳锁轻烟傍小桥。

隔窗燕语麝香消。

小院春深人寂寂,碧池花落水迢迢。

晓莺啼破惜芳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满园花.读清溪夫人诗稿,拈此戏柬并寄同学诸姊妹

好句吟难罢。黯然魂欲化,问何时许结、香奁社。

驰想梦成劳,敢告吾庐者,恰筑云岩罅。

竹石秀而野,中有琴书潇洒。春水如醅,春山如画。

待牡丹开也。当给个、归宁假。

能否画船来,尊酒花间把。

消清话、看取分题,剩向风、甘拜下。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