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廿一史弹词第五段说南北朝下场词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

虎斗龙争过眼。闲看灞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

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长安城的景色,以西风、落叶和渭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历史感浓厚的氛围。"飒飒西风渭水"展现了秋风的劲吹和渭水的波涛,"萧萧落叶长安"则象征着王朝更迭和历史的无情。"英雄回首北邙山"暗指英雄人物的逝去,北邙山是古代的陵墓区,常被用来寓言死亡和历史遗迹。

"虎斗龙争过眼"借喻历史上的权力斗争,如同猛虎与蛟龙的争斗,转瞬即逝。接下来的"闲看灞桥杨柳"让人联想到离别和挽留,而"凄凉露冷风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清冷。"断蝉声里凭阑干"以蝉鸣的断续和诗人倚栏远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不觉斜阳又晚"以时间的流逝结束全诗,夕阳西下,诗人沉浸在对历史和人生的沉思中,不知不觉一天将尽。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寓言历史,体现了杨慎作为明朝文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开场词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

往事知多少。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

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西江月.廿一史弹词第六段说十六国下场词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

几度交锋索战。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

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临江仙.廿一史弹词第七段说隋唐开场词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

秦宫汉苑晋家茔。川原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首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

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西江月.廿一史弹词第七段说隋唐下场词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

世态几回云变。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

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