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思堂四言

有亭央央,高丘之傍。父兮母兮,坚深埋藏。

厦屋凄凉,宰木成行。春秋蒸尝,酒浆牛羊。

身体俯伛,虽劳弗彰。心志瞀乱,虽烦弗扬。

欲求幽阴,茫茫洋洋。两间四方,实系我肠。

何以照之,明神后皇。凡今之人,谁同慨伤。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丘旁的孤独亭子,其周围环境显得凄清,暗示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父兮母兮,坚深埋藏"表达了对父母的哀思,他们已长眠地下,只有"厦屋凄凉,宰木成行"的景象作为纪念。诗人感叹,尽管父母生前辛勤劳作,死后却无人显扬其功绩,"身体俯伛,虽劳弗彰;心志瞀乱,虽烦弗扬",表达出对父母默默付出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

"欲求幽阴,茫茫洋洋",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于冥冥之中,但又感到迷茫和无尽的思念。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天地之间,"两间四方,实系我肠",表明这种思念之情如同纽带般紧紧相连。最后,诗人向明神和祖先求助,"何以照之,明神后皇",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也希望世人均能理解并共情这份哀伤。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敬思堂的景象,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周文璞以四言的形式,简洁而有力地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茅山六言三首(其三)

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

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形式: 六言诗 押[冬]韵

望茅山六言三首(其二)

昔年唱采芝歌,已老头颅柰何。

不见飙轮碾处,白云出没常多。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望茅山六言三首(其一)

羽衣药叟欢迎,手执兰花共行。

从此十年不调,可能久视长生。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一剪梅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著梅花,轻袅云鬟。

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

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