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苦向白头浪里行,青山也识旧书生。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

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的《阻风登晴川阁》,表达了诗人历经仕途挫折后的感慨。首句“苦向白头浪里行”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仍投身于仕途奔波,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壮志未酬的无奈。次句“青山也识旧书生”运用拟人手法,青山仿佛能识得诗人,寓言其长久以来的坚持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三句“相逢谁胜黄江夏”借黄江夏之名,可能暗指前人或友人的成就,表达出对自身才能的反思和对成功的渴望。第四句“不死差强皛正平”则表达了诗人虽未达到预期的成功,但至少还能保持清白,类似于北宋词人晁补之的“人生到处知何以,应似飞鸿踏雪泥”,有一种淡泊名利的超脱。

第五、六句“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描绘了登阁所见的景色,山水之间,风雨如画,寓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沧桑。最后一句“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流露出对故乡和普通百姓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展现了袁中道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07)

袁中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字:小修
  •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70—1623

相关古诗词

麻城道中二首

天雨乍霁云乍折,马首诸山齐献碧。

崒峍突兀何处峰,淡鸦鲜妍可怜色。

长途遥遥无止息,北风夜起转愁绝。

马铃当当送残日,乌鸦千点古坟侧。

我有新愁写不得,山骨鳞鳞忽起脊,中间尺余马蹄迹。

只道山石碎马蹄,谁知马蹄能穿石。

莫言此石太辛苦,南山石阅北邙土。

石深一寸土无数,马上儿郎方笑语。

形式: 古风

咏怀四首(其一)

大堤有垂杨,郁郁垂新绿。

北风一以至,苍然换故木。

四时递推迁,时光亦何速。

人生贵适意,胡乃自局促。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

寂寞寄寂寞,被发入空谷。

胡为逐红尘,泛泛复碌碌。

形式: 古风

咏怀四首(其二)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

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

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

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形式: 古风

咏怀四首(其三)

大运无终尽,细柳不常灼。

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乐。

以手摸头颅,隆隆一具骨。

暂时属我身,谁知非我物。

转盼忽如电,微躯戢一木。

乌鸦鸣其上,青蛙叫其足。

白蚁如白粲,行行相蚀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