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
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
僧教开竹户,客许戴纱巾。
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开篇即指出自己曾经追名逐利,终日奔波于尘世,但最终回到了山下水边的寂静居所。这里的“还到”表明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着,“僧教开竹户,客许戴纱巾”,则是描写诗人在山中与僧侣交流,学习佛法,并以简素之物遮蔽头面,这些细节都显示出一种远离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且喜琴书在,苏生未厌贫”,表达了诗人对琴棋书画等艺术享受的喜悦,以及即便是在贫寒之中也能自得其乐的心境。这里的“苏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苏秦或苏武,他们都有过坎坷的生活经历,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表达了自己对贫困不屈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不详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
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
凤髻随秋草,銮舆入暮山。
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
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
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
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
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
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路傍古时寺,寥落藏金容。
破塔有寒草,坏楼无晓钟。
乱纸失经偈,断碑分篆踪。
日暮月光吐,绕门千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