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江州晚眺》由清代诗人钱良择所作,描绘了傍晚时分在浔阳江边的所见所感。诗中以“船泊浔阳日未西”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琵琶亭上检留题”,引出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琵琶亭作为文化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情感。
“六朝帆影飞鸥鹭,九派江声动鼓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生机并置,既展现了长江流域的历史变迁,也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象。其中,“六朝”指的是历史上六个朝代,暗含了对历史更迭的感慨;“九派”则指长江的九条支流,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广阔与奔腾。
“逐客隐君踪迹尽,战云歌月古今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逐客”与“隐君”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里的“踪迹尽”与“古今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模糊性。
最后,“匡庐苍翠浮空出,饱看还嫌面目低”以庐山的苍翠为结尾,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通过“嫌面目低”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不舍,以及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