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十二峰摇秋光,潇湘水寒木叶黄。
问予此去何所慕,云深恐有高人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山林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七十二峰摇秋光”,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众多山峰在秋色中摇曳生姿的景象,既突出了山的雄伟,又渲染了季节更替的氛围。接下来,“潇湘水寒木叶黄”一句,将视线从山峰转向了水边,通过“水寒”和“木叶黄”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冷暖变化,也暗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循环与衰败。
“问予此去何所慕,云深恐有高人藏”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透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这里的“高人”不仅指隐居山林的高士,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与理想。通过这一问一答,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追寻理想与真理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挑战,同时也流露出对智慧与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理想世界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雪下寻香久不闻,梁潭江上梦逢君。
宁知花意将谁好,岁晚相期伴白云。
设浆亦未过为奇,饥渴由来共有之。
但遣儿孙常记取,慇勤岂用路人知。
霏微山雨乍晴时,柳色分舟上帝畿。
料得之官初问道,箧中应有洞山诗。
惊涛远势驾飞鹅,伏石变怪喧鼋鼍。
纵使中流失舟楫,犹胜周行被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