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令.黄君坦天风海涛楼图。楼在青岛,为先德避地栖隐所筑

闻说桃源不避秦。依依南雁侣,尽愁人。

一楼高纳海天云。思先泽,薇蕨尚留春。

山旧劫灰新。蓬莱清浅水,又逡巡。

九州何日澹烟尘。金台侧,还吊望诸君。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君坦在青岛的天风海涛楼中的生活与心境。词中“闻说桃源不避秦”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家园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黄君坦在现实中的避世心态。

“依依南雁侣,尽愁人。”通过南飞的大雁,象征着黄君坦内心的忧愁与孤独,大雁南归,寓意着回归与寻找,而“愁人”则直接点出了他的情感状态。

“一楼高纳海天云。”描绘了天风海涛楼的壮丽景象,楼高耸入云,包容了海天一色的辽阔与壮美,象征着黄君坦的精神世界广阔无垠。

“思先泽,薇蕨尚留春。”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暗含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严冬之后,薇蕨依然能带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山旧劫灰新。”山川历经沧桑,但依旧保持着新的面貌,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自然规律。

“蓬莱清浅水,又逡巡。”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此处用以象征理想之地,清浅的水流代表了黄君坦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逡巡”则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的追寻与犹豫。

“九州何日澹烟尘。”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统一的渴望,九州代表了中国大地,烟尘象征着战乱与纷争,期待着一个没有战争、安宁和谐的时代。

“金台侧,还吊望诸君。”“金台”指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用来招揽贤才,此处借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特别是那些能够洞察时局、为国效力的贤臣。

整首词通过对黄君坦在青岛天风海涛楼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词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

秋士从来易感秋。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形式:

玉楼春.梨花,用欧阳炯体

落尽桃绯飘柳线。只觉春游心意懒。

小园昨夜又东风,花事棠梨开别馆。

玉燕交飞帘乍卷。夕照余红浑不掩。

一庭香雪悄无人,啼到杜鹃春已晚。

形式:

瑞鹤仙.吴兴姚亶素为王半塘姻旧。乱后复侨居吴门。以填词图徵题,并寄示近作,倚此奉报

劫灰吟未了。正庾郎萧瑟,江关秋老。寒枝夜乌绕。

况相逢南雁,诉将怀抱。风烟坐啸。

满奚囊、愁缣恨草。

盻春回、节物关情,漫惜冻杯倾倒。闻道。

承平追溯,四印高斋,擘笺摛藻。音沉韵杳。

黄垆畔、记曾到。

话春明前事,荒驼残陌,凭续梦余后稿。

怕听它、暮雨吴沤,断肠苦调。

形式:

满庭芳.元日书怀,和仲策

垂白羁人,软红芳节,颂椒依旧开筵。

愁深春浅,难避是尊前。

尘世悲欢幻影,个中味、尝彻中边。

凭谁慰,嫣然一萼,偶对小梅妍。迁延。

天漫问,厓珠又失,皋佩空捐。

几壮怀销耗,猿臂残年。

长此纷纷蚌鹬,劫灰畔、默省因缘。

春婆梦,看人醉醒,凄语诉蛮笺。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