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蚁梦功名觉即休,驹阴岁月去难留。

伤今不复并三乐,拟古犹堪续四愁。

松下抱琴尘外境,雨馀莳药柳边洲。

老来莫问浮生事,醉后同为造物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蚂蚁梦中追求功名醒来即消失,青春岁月如马驹过隙难以挽留。
哀叹如今不再有三乐同享,试图效仿古人却只能增添新的忧愁。
在松树下怀抱琴弦,身处世外尘埃之外的境地,雨后在柳堤边种植草药。
年老时不必再问世间纷扰,醉后与万物一同随造化游乐。

注释

蚁梦:比喻对功名的追求。
驹阴: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马驹的影子一样短暂。
三乐:古代指音乐、美酒和佳肴三种享受。
拟古:模仿古代的风格或行为。
四愁:泛指深深的忧虑或悲伤。
松下:松树下,象征隐逸或宁静。
尘外境:超脱世俗的境地。
莳药:种植草药。
醉后:在饮酒后。
造物游:与大自然同游,寓言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自遣》,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岁月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蚁梦功名觉即休,驹阴岁月去难留”通过对比蚂蚁追逐食物与日影流转,用以形象地表达了功名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

接着,“伤今不复并三乐,拟古犹堪续四愁”中“三乐”和“四愁”都是虚指,其实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忧虑。这里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复杂,既有对逝去美好的哀伤,也有对于未来的不安。

中间两句“松下抱琴尘外境,雨馀莳药柳边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诗人在松树下抱着琴,远离尘世喧嚣,享受着雨后清新的气息和自然界的宁静。这是对心灵安顿的一种渴望。

最后,“老来莫问浮生事,醉后同为造物游”表达了诗人面对老年时光不再追问世事纷扰,而是选择饮酒忘忧,与自然万物共游。这既是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一种深刻思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叶茵在功名与岁月面前所表现出的智慧与超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舟中即事

草舍密还稀,编篱枕钓矶。

鸭群迎棹去,牛背晒衣归。

风紧浪千叠,村深柳四围。

倚樯无与语,数雁失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舟行次韵二首(其二)

河汉净如流,枯槎便可舟。

掉头诸事懒,弹指半生休。

撼竹风疑雨,依山屋当楼。

此游情味好,应不待苛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舟行次韵二首(其一)

相逢隐者流,同是五湖舟。

为老铭三住,因閒话四休。

黄沙明野渡,画角咽谯楼。

已践登山约,煎茶更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严子陵祠

横足齁齁梦御床,祗将故旧视君王。

意嫌汉室乾坤小,归占严江日月长。

独茧丝头忘宠辱,生刍庭上阅兴亡。

留题多是功名士,也为留题姓字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