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江上遇雨

雾初收,风未定,烟柳系孤艇。

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

峭寒细雨疏篱,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镇日没笭箵。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正十里、春山人静。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江上遇雨》描绘了江南雨季的独特景象与情感氛围。开篇“雾初收,风未定,烟柳系孤艇”,雾气渐散,微风未起,烟雾缭绕的柳树下停泊着一只孤独的小船,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意境。接着,“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则展现了水边人家的生活场景,远处的路径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峭寒细雨疏篱,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描绘了细雨中篱笆旁的一枝红杏,虽在寒冷中却显得格外娇艳,仿佛是春天的使者,给这寒冷的季节带来一丝生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镇日没笭箵”,通过询问江面上是否增加了春潮,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关注。同时,“镇日没笭箵”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潮涌动,船只难以航行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影响。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碧水无言,芳草映照在渡口,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美。这里的“凝碧”不仅指水面的平静,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正十里、春山人静”,最后,远处传来鹧鸪的啼叫声,在寂静的春山中回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深度。鹧鸪的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季的美丽画卷,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季节变换、生命活力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

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

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

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读书乐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

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

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

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

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形式: 四言诗

富莫富于常知足

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

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

身无一贤曰穷,朋来四方曰达。

百岁荣华曰夭,万世永赖曰寿。

形式: 古风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

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

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

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

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

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

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

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

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