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林寺度虎溪桥竟诸峰登览止宿远公房

飞甍敞云际,朝攀郁玲珑。

瀑泉喷石濑,惊飙回远空。

岚光隐双树,霁色澄千峰。

湛湛竹响露,凄凄松外风。

白莲寻旧社,紫阁听鸣钟。

入谷窥鹤室,穿林步虎踪。

玄览八极隘,达观万化从。

神披愿自协,虑澹道弥通。

倦返缘归术,日落群山空。

小憩璇房下,焚香怀远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东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开篇“飞甍敞云际,朝攀郁玲珑”以高耸的屋檐与云霄相接,早晨攀登时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瀑泉喷石濑,惊飙回远空”,瀑布从岩石间喷涌而出,狂风在遥远的天空中回旋,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岚光隐双树,霁色澄千峰”描绘了雨后山间的雾气与阳光交织的美景,以及晴朗天空下群峰的清晰轮廓。接下来的“湛湛竹响露,凄凄松外风”则通过竹林中露珠滴落的声音和远处松树的微风,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清新的自然环境。

“白莲寻旧社,紫阁听鸣钟”描述了诗人寻找古老的寺庙,聆听钟声的情景,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寻和对宗教精神的向往。“入谷窥鹤室,穿林步虎踪”则展示了诗人深入山谷,探寻鹤的居所,穿越森林,追踪老虎足迹的探险之旅,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玄览八极隘,达观万化从”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认为一切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神披愿自协,虑澹道弥通”则是诗人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淡泊,与道更加相通的状态。

最后,“倦返缘归术,日落群山空”写出了诗人疲惫归来,回归内心的平静,日落时分,群山空旷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满足。“小憩璇房下,焚香怀远公”则是在结束一天的旅程后,在小屋内休息,点燃香火,怀念远方的高僧,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黄司勋汝霖

灵山泄玄秘,神泽见龙光。

菁华萃令哲,郁为东南望。

属情羲皇际,秉志班马场。

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

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

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

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

圆机齐物类,达观等彭殇。

申交谊则殷,引领企来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贻云间高士吴次一朱克温兄弟

习习条风生,吹我嘉树林。

嘉树何菁葱,上有谐鸣禽。

嘤嘤愿求友,恻恻伤我心。

单居慕俦侣,契阔若飞沉。

良晨渺难偕,会晤邈无因。

珉玞贵砻磢,百炼成兼金。

丽泽苟无从,虚此年岁侵。

已矣伯生叹,千载有遗音。

形式: 古风

登吴兴城楼

严霜肃原野,落叶菰城隈。

危楼一以眺,佳丽纷悠哉。

日华映仙掌,光生浮玉堆。

神居正葱茜,天日郁崔嵬。

水向苕霅转,江从淞泖回。

遥瞻沈约宅,俯眺子胥台。

怀古意方惬,感时心独摧。

烽火西北警,输饷东南催。

悲笳生隐忧,徒自罄深杯。

乡关望不极,离思杳难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赠田豫阳先生

神龙矫云穹,澍霖沛中野。

纤纤众草姿,濯濯受沾洒。

靡靡掇遗芳,荧荧照光冶。

岂惟矜昏瞆,将以开来者。

群流趋广洋,黄潦无废舍。

愿言策疲马,游戏山泉下。

会景吐奇葩,临流命清斝。

逸武敢追攀,所愧知音寡。

邀此琼瑶报,沈衷用申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