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常山道中即事(其二)》描绘了春天山间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提壶声里爱山春”,以提壶声衬托出山间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春意,壶声与山色相映成趣,展现出诗人对山野之美的热爱。次句“山色菁葱满四邻”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青翠繁茂,仿佛四周边缘都被这盎然春色包围。
然而,诗人接下来的情绪有所转折,“便欲共寻荷芰服”,表达了他想要抛开尘世束缚,投身自然,过上隐逸生活的心愿。这里的“荷芰服”通常象征着隐士的简朴衣物,诗人借此表达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然而,“却惭簪绂苦萦身”又揭示了现实的矛盾,诗人虽然心向自然,但身负官场的“簪绂”(官帽和佩带,代指官职)羁绊,感到惭愧,无法轻易实现归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之美与仕途的束缚,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责任的无奈,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在追求理想与世俗责任之间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