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哭张隐直》其一,通过哀悼逝去的友人,表达了深沉的悲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联“结友儿童岁,对门兄弟辞”,描绘了昔日与友人青梅竹马、亲密无间的场景,以及友人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失落感。诗人以“儿童岁”和“对门兄弟”这样的词汇,勾勒出友情的纯真与亲近,强调了失去挚友的痛苦。
颔联“存亡殊不意,晚暮可胜悲”,表达了对友人生前未能预料到的离别感到震惊与不解,同时感叹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晚年的时光更加深了这种悲痛。
颈联“宰木归吴远,輀车出剑迟”,通过描述友人的葬礼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这里,“宰木”指棺材,“吴远”暗示友人归葬之地遥远,“輀车”是古代丧葬时使用的载棺车辆,“剑迟”则可能暗喻友人离世后,亲友们的悲伤与哀悼过程显得缓慢而沉重。
尾联“善人鲜百福,神理傥吾欺”,诗人在此提出了对命运不公的疑问,认为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福报,似乎在质疑神明的公正性。这一句既是对逝者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悲欢离合与对生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