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四)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

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

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

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国家有坚固的防御如同金汤,邻国和睦如玉帛交流。
外夷入侵是因为废弃了礼乐,华夏民族则自我修养,弘扬文化。
朝廷日夜担忧国家安危,公卿每年上报政事。
应当立即从幕府出来,投身于学术研究,如道山中的芸芸学者。

注释

金汤: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形容国家防御之坚不可摧。
玉帛云:比喻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夷侵:外族侵犯,指异族入侵。
废雅:废弃礼乐,指社会道德风俗的衰落。
苗格:华夏民族的品格,特指修养和教化。
敷文:弘扬文化,传播知识。
当宁:朝廷之上,指中央政府。
宵虑:日夜忧虑,形容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公车:古代官车,借指官员。
岁闻:每年上报,指定期向朝廷汇报政事。
幕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指官署。
道山:比喻学问深厚之处,如道学大家聚集之地。
芸:芸草,古人用于书卷的香料,引申为学术研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四)》。诗中描绘了一种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首句“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国家的繁华与邻邦的友好关系形象化地描绘出来。金汤和玉帛都是高贵、洁净的象征,显示出一个国泰民安的理想国度。

接着,“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则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古代教化、礼仪之美的向往。这里的“夷侵”和“苗格”都是指远古时期的文化教育,而“废雅”则暗示了当时社会上的颓废与失序。

“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中,“当宁”意味着保持安宁,“形宵虑”是说要有远见卓识。诗人希望能有长远的考虑,而不是只关注眼前的安稳。“公车以岁闻”则表达了对官方信息传递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国家大事。

最后,“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中,“便当”表示转折,“从幕府”可能指的是从官府之职,而“入校道山芸”则是说进入学校或学术机构去学习和研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学问和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国度、文化复兴和个人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于个人在社会中定位的思考。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一)

海宇材能盛,风云气类从。

一贤居上介,千里折遐冲。

咨事须孙楚,论诗得正封。

城东未为好,终不似乌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二)

明君切西顾,元帅作中军。

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

三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

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三)

弟兄眉最白,人物眼常青。

论事犹迎刃,谈兵若建瓴。

吁谟皆上策,道德有强形。

办却聊城矢,还书剑阁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四)

唐边重秦陇,蜀鉴在江油。

不易九鼎重,方兼四履忧。

其间不容发,自此可前筹。

局面西风异,从容夜观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