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二首(其二)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

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

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

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冀的《读山海经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日出景象。"白日出扶桑",以神话中的太阳神鸟扶桑为起点,象征着光明的诞生。"流光丹若木",形象地写出阳光如丹砂般绚丽照耀大地,犹如燃烧的木火。接下来的"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展现了日光照耀下的广阔地域,连绵的山脉也被映照得如梦如幻。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他引入了"瀛海"和"日浴"的神话元素,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意蕴。在瀛海之地,人们传说半夜也能见到太阳沐浴,而此处却在"北荒外",出现了"龙衔烛"的奇特景象。这可能象征着边疆之地的奇异传说,或者是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想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蕴含了诗人对神秘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二首(其一)

天运无停轨,寸管未易量。

适见牵牛中,短日已在房。

招摇指东壁,辽辽夜未央。

忆昔初别君,春日甫载阳。

徘徊岁云莫,郁结愁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二首(其二)

人生天地间,每向忧患老。

自非秉明哲,盛名安足保。

忆君堂前柏,我儿发未燥。

蹉跎两鬓衰,立身恨不早。

而中恐无闻,柏今已合抱。

草木本无情,此意向谁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后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我昔少年日,无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缓,每师董安于。

迨兹桑榆景,始悟失东隅。

屡将孱弱躯,触冒风波途。

严冬朔风急,夜绝高邮湖。

岂不幸利涉,为计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况我疾病余。

前途谅多险,欲悔将焉如。

形式: 古风

后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仲冬度长淮,滉荡迷所知。

同行得佳侣,乃谐夙所期。

忆昨辞京国,与子适同时。

参差各首路,不谓会在兹。

举觞更相属,满饮不须辞。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