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四首(其十九)

陶公经世士,拥怀在田畴。

如彼江湖滨,频代济者愁。

人无访诸葛,我亦傲檀侯。

寄此醉醒间,以听时运流。

如何啖名子,捷径横山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陶渊明与虚构的“诸葛”、“檀侯”,以及对“啖名子”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个人选择与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句“陶公经世士,拥怀在田畴”赞美了陶渊明作为一位通晓世事的士人,他的心怀却始终沉浸在田园之中,追求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然生活。接着,“如彼江湖滨,频代济者愁”则将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比作江湖边上的渡口,频繁迎来送往,但渡口本身并不为过客所愁,暗含着对陶渊明超然物外心境的赞赏。

“人无访诸葛,我亦傲檀侯”两句,通过假设无人拜访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和诗人自己不羡慕檀侯(可能是指某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智慧与个人独立精神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对追逐名利行为的不屑。

“寄此醉醒间,以听时运流”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体验人生百态,倾听时间的流转,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理解的方式。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超越。

最后,“如何啖名子,捷径横山邱”是对那些为了追求名声而采取捷径、不择手段的人的批评。这里的“啖名子”形象地描绘了为名利而不顾一切的形象,而“捷径横山邱”则暗示了这些行为最终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和社会危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和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个人选择与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

神龙非腾蛇,伸屈繇我身。

天飞苟无时,旷世藏其鳞。

庞公生汉季,道与唐虞邻。

堂堂刘荆州,可望不可亲。

朅来床下客,乃是隆中人。

叹息三分画,而后知其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五马既南渡,乱流何滂滂。

离石方虓阚,邺都复猘狂。

苻开关陜境,李割庸蜀疆。

鱼羊歌慕容,五将谶老羌。

时来互骧首,运去争履肠。

南北断如砺,漂流逮隋唐。

彼以无道得,宜以无道亡。

生灵独何罪,天问莫能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苇籥本伊耆,玉尺传周镐。

化与阴阳流,乐由和平造。

郑女若飞鸾,秦宫象蓬岛。

此时闻正声,觉淡不觉好。

宝常师古雅,妙达逞妍巧。

同奏杨广前,何人蒙绝倒。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槐柳罗甲第,松柏荫丘园。

丘园长寂寂,飞盖自过门。

朝游子威宅,暮入圣卿里。

结托要路津,自谓长如此。

繁华如激箭,祸患无停波。

衣裾一轻撇,悔来当奈何。

始信蒋诩径,求羊可以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