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会徐氏家饮薄暮不归为诗招之

金鞍骏马照朱门,乐会高张晋楚军。

狂客浩歌翻白雪,艳姬醉舞转红裙。

花光灼烁筵前锦,酒韵氤氲盏上云。

争似竹窗风月夜,青灯残茗细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华丽的金鞍骏马映照着豪门大户,盛大的宴会聚集了晋楚两国的军队。
狂放的宾客高声歌唱《白雪》这样的名曲,美丽的舞姬醉态百媚地旋转着红裙。
宴席上花光闪烁,如同锦绣般绚丽,酒香在杯中萦绕如云雾。
哪比得过竹窗外清风明月之夜,伴着青灯和残茶,慢慢品读诗文的乐趣。

注释

金鞍:华丽的马鞍。
朱门:豪门大户。
乐会:盛大的宴会。
高张:盛大。
晋楚军:晋国和楚国的军队。
狂客:狂放的宾客。
浩歌:高声歌唱。
白雪:古代歌曲名。
艳姬:美丽的舞姬。
红裙:红色的裙子。
花光:宴席上的光彩。
灼烁:闪烁。
筵前锦:锦绣般的宴席。
酒韵:酒香。
盏上云:杯中的云雾。
争似:哪比得过。
竹窗:竹制窗户。
风月夜:清风明月之夜。
青灯:油灯。
残茗:残余的茶水。
论文:品读诗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饮聚会的热烈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金鞍骏马、朱门高张,营造了一种富贵与盛大的氛围。晋楚军的乐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显示了诗人对过往英烈事迹的怀念和向往。

狂客浩歌翻白雪,艳姬醉舞转红裙,则是宴席上宾主尽欢的情景。狂客放声高唱,声震屋瓦,甚至让白雪为之变色,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豪迈不羁的性格;艳姬在酒意朦胧中翩翩起舞,红裙飞旋,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示了宴会上女性的柔美与活力。

花光灼烁筵前锦,酒韵氤氲盏上云,更深入地描写了宴席上的奢华与醉人的放纵。鲜花装点的筵席如同锦缎一般绚丽夺目,酒香浓郁,似乎连空中的云朵都被融入其中。

最后两句“争似竹窗风月夜,青灯残茗细论文”,诗人通过对比,将宴会的热闹与竹窗下的清幽风月,以及书房里的寂静夜晚相提并论。青灯下,孤坐品味着残留在杯中的酒,沉浸于文章之中,这是另一种生活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与书房两种不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多元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内閤钱公宠惠高丽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

昨夜秋风来户庭,残灯闪灭微凉生。

得公团扇未及用,挂向空堂神骨清。

但将远趣醒耳目,不独暑月排歊蒸。

惭当厚意无以报,前诗空说玖与琼。

漆箱犹有南中纸,阔似棋枰净如水。

传闻造之自梅州,蛮奴赤脚踏溪流。

银波渗彻云蟾髓,入轴万杵光欲浮。

收藏终恐非吾物,宝剑银钩有时失。

不如包卷归文房,钱公家世能文章。

五日京兆聊尔耳,归步金銮上玉堂。

玉堂不复知吏事,紫橐华簪奉天子。

凤阁曾观思涌泉,谪仙今振辞如绮。

不似冷官太苦辛,吟哦风月愁山鬼。

形式: 古风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首

秋风解烦暑,尊俎可从容。

尽会青云士,来游群玉峰。

琅函窥一一,金钥发重重。

四库传观喜,惟应吏困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巴陵界中作(其一)

曲曲秋江滟滟波,直疑乘兴到银河。

逢人欲问支机石,此去星桥路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忆九江呈李端叔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

波光摇空阔,岚翠随捲舒。

廓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

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

一官老南北,十年弃樵渔。

谅无飞升骨,宜与烟霞疏。

子亦喜登临,持气为舟车。

乘马搴虹蜺,俯涧窥蟾蜍。

赋诗不计篇,饮酒动斗馀。

一为簪缨缚,屡感岁月除。

西征临瀚海,东使骑鲸鱼。

归来颜已苍,相见两勤渠。

话及少年事,慨然咏归与。

富贵非所期,朝衣裹猿狙。

鼎食多忧煎,未若羹园蔬。

何当永卜邻,之子同耕锄。

清风卧醉石,落日登篮舆。

道逢酒家旆,聊复为踌躇。

白首入石城,君心竟何如。

不然因便道,鸣驺时访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