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夜月色下的山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

首句“幽人住山北”,点明了隐士的居住地,山北之地往往远离尘嚣,是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之所。“月上照山东”则以月光为引子,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远方,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接下来,“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两句,描绘了隐士住所的布局与环境。洞开的门户面对着松树小径,虚掩的窗户隐藏于竹丛之中,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超然。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由活动,他避开烈日下的林荫,沿着清凉的路径行走,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避暑,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释放。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两句,通过云层遮蔽高峰、河流横跨虚空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隐士的心境已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描绘了夜晚的微光与生物的活动,萤火虫在暗草间闪烁,一只小鸟栖息在稀疏的梧桐之上,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

最后,“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表达了隐士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的精神已经飞升至云霄之上,心灵在宇宙中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平静。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则是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与对比,隐士虽然身处山林,但内心却向往着自由与宁静,对城市的束缚与喧嚣有着深切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心灵世界,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6)

刘孝先(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孝绰弟。初为武陵王萧纪主簿。随纪迁转安西将军纪室。后归梁元帝,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兄弟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

  • 籍贯:南朝梁彭城安上里

相关古诗词

咏竹诗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宵诗

夜楼明月弦,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冬晓诗

晨霞影翠帷,思妇织霜丝。

经寒牵杼涩,钏冷调梭迟。

乍废倡楼粉,贪赴远人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初春携内人行戏诗

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

草短犹通屣,梅香渐着人。

树斜牵锦帔,风横入红纶。

满酌兰英酒,对此得娱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