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孚应㝛

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

虚名那办星牵轭,猛士难翻日转轮。

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

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寄仲孚应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以“虫臂”和“马肝”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本质难以被直观感知,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基于表面的亲近或理解。这里“非有象”和“故无亲”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人际关系中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之间差异的思考。

颔联“虚名那办星牵轭,猛士难翻日转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通过“虚名”与“星牵轭”,“猛士”与“日转轮”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追求虚名和权力的不以为然,以及对时间流逝、命运不可逆转的感慨。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徒劳,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放下不必要的执着。

颈联“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则转向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引用嵇康的典故“琴渔”,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樱笋送残春”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暗示着时光易逝,应当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尾联“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以“白云”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在三月的溪山之中,两位老友相聚,共同分享着这份相思之情。这一联将自然美景与深厚友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送曹效伯司务归里

觚棱回首暮云空,拂袖归途似御风。

解厌奔趋将虎子,定无喜怒为狙公。

故人长揖都亭外,新月多情沧海东。

行上成山浥天碧,早知蓬阆落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左墨溪往贵州

何处黔中郡,怜君最少时。

今犹偕旅食,明复送将离。

夏口经春阔,辰阳到日迟。

临岐无以慰,回雁与归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法源寺

卧碣唐朝寺,春阶上草芽。

客来清磬歇,鸟啅夕阳斜。

筒水浇青圃,檐风陨白花。

欲偕投绂老,终日问《楞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同秦澹初道长朱克斋王兰圃两比部游洪恩寺时秦王将往主山西试仆与克斋赴山东

古寺松杉一鸟鸣,初暾烟雾两阶清。

风幡秋气飘钟磬,草木晴岚入槛楹。

坐倚团蒲身近远,出看车辙路纵横。

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