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中的第一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首句“恻恻重恻恻”以双重叠词“恻恻”表达出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接下来“当歌忽成默”,在即将分别之际,歌声戛然而止,暗示着情感的难以言表和离别的沉重。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形象地描绘了送行的情景,乘坐的车辆缓缓前行,象征着离别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试图挽留,但现实却无法改变,表达了对离别无可奈何的感慨。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写出了夜晚送别时的景象,华灯照亮了道路,象征着对远行者的祝福与关怀。这里通过灯火的明亮,反衬出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亮在庭院中缓缓移动,洒下柔和的光芒;而风吹动檐下的树木,使得夜色更加深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增强了离别场景的寂寥感。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如果能弹奏琴弦(朱丝),那将是为远方的朋友鼓乐相伴,以寄托长久的思念。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更是心灵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