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

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

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

渔歌去时唱,归和欢未已。

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

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

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像拉开的弓,倒映在秋水之上。
在寒冷江面风平浪静的时候,目光所及找不到岛屿沙滩。
渔夫唱着歌离去,回声中满是欢快还未停歇。
难道人间没有快乐,只是自我陶醉才感到欢喜。
旅人内心疲惫,对故乡的思念随着秋苇摇曳。
我还要借取沧浪之水的清澈,姑且用来洗净俗世的尘埃。

注释

月形:比喻月亮的形状。
张弓:形容月亮弯弯的样子。
秋水:秋季的水面。
逮目:目光所及。
洲沚:江中的小岛或沙洲。
归和:回应的歌声。
欢未已:欢快的情绪未停止。
人间乐:人间的快乐。
自快适为喜:自己感到快乐就是喜悦。
客子:旅人。
秋苇:秋天的芦苇,象征思乡之情。
沧浪清:指沧浪水的清澈。
洗尘耳:清洗耳朵,意指净化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停泊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生动地勾勒出明亮而静谧的夜晚情景,月光似拉满的弓形投映于清澈的秋水之中,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接着“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感。诗人观察着周遭环境,却难以分辨江中的洲岛,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迷离,也反映出心境上的一种迷茫和放松。

“渔歌去时唱,归和欢未已”表达了对渔人的歌声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所体验到的简单快乐的珍惜。这些瞬间的欢愉虽然短暂,但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在这里,“岂无”表达了一种质疑,而后文直接给出了肯定答案,即便是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渴望。尽管外在环境美好,但内心深处对于归属和安稳的渴求是无法掩饰的。

最后,“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达。诗人似乎在通过这次旅行,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从尘嚣中净化出来,而“沧浪”常指长江水,这里的“更假”则是说借助这清澈的江水,来洗涤心灵。

总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夜风景图,也透露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家乡和精神净化的向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望花有感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馀零落满地红,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

形式: 古风

望招隐山花回游江山思崔伯易因寄朱元弼

春山晒日开百花,红紫乱眼生交加。

青天晴高褰翠幄,绣被堆叠帝所家。

平江千里铺一席,扁舟脱若弃履舄。

安得一醉眠千年,世间万事都弃捐。

形式: 古风

梅花

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

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

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

后日重来不可辨,漫漫月树留寒辉。

清香芬敷去何远,可惜不使蝶得知。

游人争至无日夜,对之但笑果喜谁。

不知春工用何术,抟造万物皆可为。

得非各使出所巧,约与斗竞合一时。

不然裁剪未易给,鞭役众鬼宁不噫。

终年成功财几日,旋亦堕坏良可悲。

传闻昔时大烹享,九牛合鼎羊豕随。

一取所实荐滋味,神啜不吐人食宜。

安知后世无所用,儿嚼不美还弃之。

古今万事皆若此,为尔绕树成嗟咨。

形式: 古风

梦蝗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荄。

一蝗百儿月两孕,渐恐高厚塞九垓。

嘉禾美草不敢惜,却恐压地陷入海。

万生未死饥饿间,支骸遂转蛟龙醢。

群农聚哭天,血滴地烂皮。

苍苍冥冥远复远,天闻不闻不可知。

我时心知悲,堕泪注两目。

发为疾蝗诗,愤扫百笔秃。

一吟青天白日昏,两诵九原万鬼哭。

私心直冀天耳闻,半夜起立三千读。

上天未闻间,忽作遇蝗梦。

梦蝗千万来我前,口似嚅嗫色似冤。

初时吻角犹唧嗾,终遂大论如人间。

问我子何愚,乃有疾我诗。

我尔各生不相预,子何诗我盍陈之。

我时愤且惊,噪舌生条枝。

谓此腐秽馀,敢来为人讥。

尔虽族党多,我谋久已就。

方将诉天公,借我巨灵手。

尽拔东南竹柏松,屈铁缠缚都为帚。

扫尔纳海压以山,使尔万噍同一朽。

尚敢托人言,议我诗可否。

群蝗顾我嗟,不谓相望多。

我欲为子言,幸子未易呶。

我虽身为蝗,心颇通尔人。

尔人相召呼,饮啜为主宾。

宾饮啜釂百豆爵,主不加诟翻欢欣。

此竟果有否,子盍来我陈。

予应之曰然,此固人间礼。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

蝗曰子言然,予食何愧哉。

我岂能自生,人自召我来啜食。

借使我过甚,从而加诟尔亦乖。

尝闻尔人中,贵贱等第殊。

雍雍材能官,雅雅仁义儒。

脱剥虎豹皮,借假尧舜趋。

齿牙隐针锥,腹肠包虫蛆。

开口有福威,颐指专赏诛。

四海应呼吸,千里随卷舒。

割剥赤子身,饮血肥皮肤。

噬啖善人党,嚼口不肯吐。

连床列竽笙,别屋连嫔姝。

一身万椽家,一口千仓储。

儿童袭公卿,奴婢联簪裾。

犬豢羡膏粱,马厩馀绣涂。

其次尔人间,兵皂倡优徒。

子不父而父,妻不夫而夫。

臣不君尔事,民不家尔居。

目不识牛桑,手不亲犁锄。

平时不把兵,皮革包矛殳。

开口坐待食,万廪倾所须。

家世不藏机,绘绣绵衣襦。

高堂倾美酒,脔肉脍百鱼。

良材琢梓楠,重屋擎空虚。

贫者无室庐,父子各席居。

贱者饿无食,妻子相对吁。

贵贱虽云异,其类同一初。

此固人食人,尔责反舍诸。

我类蝗名目,所食况有馀。

吴饥可食越,齐饿食鲁邾。

吾害尚可逃,尔害死不除。

而作疾我诗,子语得无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