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暮秋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

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

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

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独自站在长长的堤岸上,秋风吹拂着游子的衣裳。
太阳照耀着广阔的秋草,远处的山峦与天边轻轻相接。
岸边的树叶随着波浪消失,沙滩上的云彩与飞鸟共舞。
秦地的人们可曾依旧淳朴?离别的意向自己心中已然明了。

注释

独立:独自一人。
长堤:长长的河堤或海堤。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
满客衣:风充满游子的衣服,暗示游子的孤寂。
日临:太阳照到。
秋草广:广阔的秋天草地。
山接:山与...相连。
远天微:远方的天空显得模糊、遥远。
岸叶:岸边的树叶。
随波尽:随着水流消失殆尽。
沙云:沙滩上的云影。
与鸟飞:仿佛与飞鸟一同飞翔。
秦人:此处泛指古秦地的人民,也可理解为故乡的人。
宁有素:是否还保持着朴素的本性。
去意自知归:离开的心意自己清楚,也预示着归乡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站在长堤之上,感受着西风的萧瑟。"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飘逸之情。紧接着,"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两句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渲染,使人仿佛能见到那秋草被夕阳照耀下的壮阔,以及那连绵不断的山峦与天际相接的壮丽画面。

"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两句,则是对动态景象的捕捉。岸边的树叶在水波的冲击下飘零,而远处的沙地上升腾着的云朵,与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

最后,"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秦人"指的是古代居住在关中一带的人,"宁有素"是说他们平日里就应该准备好归乡的衣物,而现在诗人也有了归去之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情感寄托,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属与故土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言怀

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

久贫惭负债,渐老爱山深。

日月销天外,帆樯弃海阴。

荣枯应已定,无复系浮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陇上书事

城叠连云壑,人家似隐居。

树飞鹦鹉众,川下鹡鸰疏。

滴梦关山雨,资餐陇水鱼。

谁知江徼客,此景倍相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陇州旅中书事寄李中丞

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

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

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其一)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

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