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孝祥在宋朝时期路过建德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古县依山住”,以“古县”点明地点,暗示历史悠久;“依山住”则形象地描绘出建德县背靠青山的地理特色。接着,“肩舆带雨来”一句,通过“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和“带雨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冒雨前往建德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目的地的向往。
“闾阎无地著,岩壑有天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写出了建德县城内房屋密集、空间狭小的特点,后句则描绘了周围山峦重叠、峡谷深邃、天空开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建德独特的地理风貌。这里不仅有城市的拥挤与压抑,也有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野驿编青竹,公庭砌碧苔”进一步展示了建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野驿旁生长着青翠的竹子,公庭边铺满了碧绿的苔藓,这些细节描绘了建德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乡村风光,同时也透露出当地人民生活的简朴与和谐。
最后,“传闻长官好,小泊亦佳哉”表达了诗人对建德县令的赞誉以及对停留此处的满意之情。这里的“长官”指的是县令,诗人通过传闻得知县令治理有方,使得建德不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也十分和谐。即使只是短暂停留,诗人也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建德县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