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都流俗急荣名,切切于中梦自形。
附会便为神所告,神明虚得号通灵。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急于追求名誉的浮躁心态,"大都流俗急荣名"直接点出这种普遍现象。诗人批评了那些为了追求名声而轻易附会神意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是自我欺骗,"附会便为神所告",暗示了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同时,诗人指出这些所谓的"神明通灵"其实只是虚妄的幻想,"神明虚得号通灵"揭示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陈淳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风气中的虚伪与盲目,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整首诗寓言性强,批判力度恰到好处,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诗风的特点。
不详
至人神定气常清,夜息虚明一若醒。
假使妖祠能献兆,如何窥得此门庭。
人心污物本来灵,动静那分晦与明。
昼接事为思有主,夜思无主梦因成。
世人莫悟此端原,兆自心机辟阖间。
却向妖祠求證应,妖祠于我固何关。
大浆陟降几千层,积雪朝来错去程。
溜石琼花新琢就,平田玉镜恰尘成。
不嫌冻气侵肌慄,最爱清姿照胆明。
聊把杖头敲击处,那忘疲苶旅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