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折柳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折柳”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离别与不舍的情感。
首句“旗亭驿馆遍毵毵”,描绘了旅途中随处可见的杨柳,枝条细长,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攀折无端一再三”,点明了人们在离别时,往往不自觉地折取柳枝,以寄托对即将远行之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这种行为虽无特定原因,却成为了一种习惯,反复进行。
后两句“送者自归行者去,人原如此物何堪”,情感更加深沉。送别的人各自返回,而远行人则踏上旅程,两者的分离如同自然规律一般不可避免。这里将人与物相提并论,以“物何堪”表达出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力感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折柳这一行为的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别情绪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