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爰取斯义,以名吾亭。
亭在山巅,气象巍然。山从何来,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极目一望。群峰毕朝,尊无与抗。
我抚亭下,万状难写。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偕二三朋。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所作的《题陈和仲尊明亭》。诗中,袁甫首先强调了道德和道义的重要性,以此为理念建造了自己的亭子,命名为“尊明亭”。他描述亭子坐落在山巅,景象雄伟壮观,山脉蜿蜒而来,象征着崇高的品德和智慧。
诗人坐在亭中,远眺群山,感到无比尊崇,无人能及。他在亭下抚摩,感叹自然景色的千变万化难以言表,这些美景都清晰地映入眼帘,如同斟入杯盏之中。有时他会带着杖藜,与友人一同游赏,然而内心深处的感受却只有自己能体会,独自抚摩着孤独的松树,寓言了他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和孤独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亭子的环境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个人内心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
不详
竹外一枝,啸傲东风。许多真趣,在有无中。
花勿尽开,尽开香歇。勿待月圆,才圆即缺。
雪欺梅耶,抑梅欺雪。孤高之操,凛凛清绝。
占断春光,水边横枝。欲识生意,未著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