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兰芎山

曾峰上回盘,承虚闷深坞。

外周峥嵘石,中蕴开辟土。

磴道亘烟岚,仙居绝云雨。

凿井贮泉深,泥灶并厓阻。

冥茫紫金丹,雕焕青莲宇。

塔欹藤薜绵,庭寂苔藓古。

甚念双巨杉,攴天象脩柱。

虽依布金地,终莫遁斤斧。

人生矧多难,夭伐何可数。

愿栖岩萝幽,聊结麋鹿伍。

曙海看日生,夕江窥月吐。

霁雪照百楼,凉飙荡天姥。

抚化周四时,餐霞契真侣。

神明一以超,逍遥自遐举。

寄谢空学流,胡为坐如堵。

形式: 古风

翻译

曾在高峰之上回旋,深谷中孤独承受着空旷
外围山石峥嵘,中心藏着开天辟地的土壤
石阶蜿蜒在烟雾缭绕的山岚中,仙人居所高悬于云雨之外
凿井汲取深深泉水,土灶依傍崖壁难以接近
紫色金丹神秘莫测,青莲宝殿辉煌灿烂
塔身倾斜藤蔓蔓延,庭院寂静苔藓古老
深深怀念那两棵参天杉木,如同撑天的柱子
虽然身处金银之地,终究逃不过斧头的砍伐
人生充满艰难,被砍伐的命运何其众多
我渴望栖息在幽深的岩萝间,与麋鹿为伍
清晨海边欣赏日出,夜晚江边静观月升
雨过天晴,阳光照亮百座高楼,凉风在天姥山间荡漾
四季抚育万物,与霞光共餐,结交真挚伙伴
通过修行超越凡尘,自在地飞升至远方
寄语那些空谈理论的人,为何困坐如堵

注释

曾峰:高峰。
回盘:回旋。
承虚:承受空旷。
闷深坞:孤独深谷。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谢肃在明朝时期创作的,名为《游兰芎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笔触,将兰芎山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曾峰上回盘,承虚闷深坞。” 开篇即刻画出兰芎山的宏伟气势,山峰蜿蜒曲折,宛如巨龙盘旋于天地之间,给人以雄浑之感。"外周峥嵘石,中蕴开辟土" 则描绘了山体的坚固与内在的丰饶,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磴道亘烟岚,仙居绝云雨。” 道路蜿蜒曲折,仿佛通向天际,仙境般的寂静让人向往。"凿井贮泉深,泥灶并厓阻" 描绘了山中清泉的甘美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冥茫紫金丹,雕焕青莲宇。” 紫金丹象征着道家修炼之物,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塔欹藤薜绵,庭寂苔藓古" 则描写了山中的庙宇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以及时间的流逝。

“甚念双巨杉,攴天象脩柱。” 诗人怀念那两棵参天大树,它们如同挺立于世间的柱石,坚定而不屈。"虽依布金地,终莫遁斤斧"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富贵之境,却无法忘怀山中的自然与宁静。

“人生矧多难,夭伐何可数。” 诗人借此抒发人生苦短、困顿重重的感慨。"愿栖岩萝幽,聊结麋鹿伍"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山中安身立命,与自然和谐共处。

“曙海看日生,夕江窥月吐。” 描绘出日出月落的壮丽景象。"霁雪照百楼,凉飙荡天姥" 则描写了山中的雪景与清凉之气。

“抚化周四时,餐霞契真侣。” 诗人通过这几句诗,将自己融入自然界的节律之中,与宇宙和谐为一体。"神明一以超,逍遥自遐举" 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情怀。

“寄谢空学流,胡为坐如堵。” 诗末,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对于那些繁琐的俗世之争,持有超然物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兰芎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摄事十三首(其二)太尉行用《正安》

祼鬯溥将,宾尸在位。帝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正,傅御师氏。至诚感神,福禄来暨。

形式: 四言诗

长歌行(其一)

变瀷谷中翮,霄房有馀依。

念子秋岩际,炫炫西山嶶。

绥鸟悲不回,毖草狎轻葳。

盛时弄芳色,陷势无音徽。

我思抱犊人,翻与幽虫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雍熙享先农六首馀同祈谷(其六)送神用《静安》

明禋绀坛,灵风肃然。登歌已阕,神驭将旋。

道光帝籍,礼备公田。鉴兹躬稼,永赐丰年。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雍熙享先农六首馀同祈谷(其五)终献用《正安》

式陈芳荐,爰致虔诚。神其降鉴,永福黎氓。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