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过石遗招同尧生昀谷登陶然亭

卅年不见江亭雪,老顾犯寒迹前辙。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

微阳欲吐阴旋凝,薄饮频消气不热。

岿然劫后竟我待,惭愧鬓华照飘瞥。

此人此景能几逢,影事陈陈更休说。

忧时阅道吟立就,乞外诚斋行复别。

却因难弟忆兀方,白战故山久弦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雪中经过石遗,被邀请与尧生、昀谷一同登陶然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慨。

首句“卅年不见江亭雪”,以三十年未见江边亭阁之雪景开篇,营造出一种久违的氛围,引出下文对雪中景象的描绘。接着“老顾犯寒迹前辙”一句,写出了诗人不顾严寒,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行,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描绘了城南寒冷的环境中,诗人与几位友人在僧舍窗前联句,相互慰藉,共同对抗孤独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通过西山云雾缭绕、干苇承受花朵重压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微阳欲吐阴旋凝,薄饮频消气不热”描述了阳光即将破晓,但阴云依旧笼罩的景象,以及诗人通过饮酒来驱散寒冷,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岿然劫后竟我待,惭愧鬓华照飘瞥”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仍能坚守自我,但又因岁月流逝而感到一丝遗憾和自责的心情。

“此人此景能几逢,影事陈陈更休说”则感叹这样的时刻与情景难以再次相遇,过去的回忆只能留在心中,不再多言。

最后,“忧时阅道吟立就,乞外诚斋行复别”表明诗人面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吟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同时暗示了他将离开,前往诚斋(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精神境界)继续修行或探索。

“却因难弟忆兀方,白战故山久弦绝”收尾处,诗人提到因思念难弟而想起远方的山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少泉大令以胡石查农部画卷属题画后有王文敏书胡王故潘文勤师客癸酉师主京兆试余与分校二君又同为榜中人感赋一绝

旧人牢落海王村,说得能销半晌魂。

榜纸烛花犹历历,马挝忍过郑盦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陶斋招为柬坡生日节庵新至信宿即归陶斋有诗索和

谪仙非谪乃其游,坡公故是仙者流。

谷神出世八百秋,禁网所脱声画留。

陶斋好古苏斋侔,梁髯新来趣命俦。

图书色香逾荐羞,陈以飨客餍客求。

嗟公于世生何雠,死作奎宿谗始休。

已灰之木不系舟,孰者龟鹤孰蜉蝣?

往来人海髯如鸥,此会欻若风中沤。

主人诗好难为酬,雪大能上西山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一)

年家耆旧系人肠,最有高阳与寿阳。

头白还朝乔木尽,兰丛门馆更沧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其二)

四朝闻见说来真,恋阙忧时重乞身。

老尚温经閒斗韵,风流已是道咸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