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初至故园作》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回归后的复杂心情。
首联“久去园庐频入梦,乍瞻桑梓尚含悽”,开篇即以“久去”与“频入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长期远离家园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而“乍瞻桑梓尚含悽”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初回故园时的感伤情绪,虽是初次重见熟悉的家园,但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哀愁。
颔联“朝簪昔忝云间出,世网今逃鸟任栖”,诗人以“朝簪”自指官职,用“云间出”形容自己曾身处高位,而“世网”象征社会束缚,“鸟任栖”则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示了诗人过去官场生涯的艰辛与束缚,也暗示了他如今选择逃离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颈联“旧制芰荷犹在笥,不言桃李更成蹊”,诗人以“芰荷”和“桃李”为喻,前者代表故乡的自然风光,后者则象征着故乡的人情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故乡景物依旧,人情未变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厚情感。
尾联“且便越舄谣吟苦,敢拟蒙庄得丧齐”,诗人以“越舄”自比,表示自己将像古代越国的贤士一般,吟唱苦楚,表达内心的感慨。同时,引用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既是对故乡深情的寄托,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变化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