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寤言》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水交融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寤言凄晦百般投”,开篇即以“寤言”二字,暗示了诗人的内心独白与思考,而“凄晦”则渲染出一种阴郁、沉闷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写照。“百般投”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感受和尝试理解的种种努力。
接着,“极目空明一带浮”一句,转而描绘了一片开阔的视野中,远处的景物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空灵而神秘,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从个人情绪转向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
“雨点风声凭客受,山心水意倩谁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雨点与风声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故事,而山的心思与水的情意又如何被捕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元素以生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烟帆无数争迟速,游子三春自去留”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时空,通过“烟帆”的形象,象征着无数漂泊的旅人,他们或急或缓地行进,正如人生旅途中的游子,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与选择。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人生的哲思。
最后,“总为时光来悯默,繁云黯䨴不胜愁”两句,将主题升华至时间与宇宙的宏大背景之下。诗人感叹于时光的流逝,以及自然界的变幻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忧愁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诗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