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攀龙之手,名为《漫成(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豁达态度和超然心态。
首句“有酒但须饮”,开篇即以饮酒为喻,传达出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事的淡泊。接着,“无世不可避”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脱,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皆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下来的两句“方其潦倒时,何与傍人事”,则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遭遇困境、生活潦倒之时,诗人也不屑于卷入周围人的纷扰,表现出一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高洁情操。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坚守,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独特见解和超然境界,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世间,保持内心宁静与自由的重要性。李攀龙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