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林立人所寓许将军署斋咏庭前英石

五峰西畔亚夫营,一石中庭见者惊。

翠袖低昂如万舞,紫云飘举欲孤行。

居然造物钟全巧,瘦绝谁人画得成。

不独韩陵堪共语,雨中高咏有群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独特景致,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庭前英石的风姿与韵味。诗人陈恭尹巧妙地将自然之物赋予了生命与情感,使得这方小小的英石仿佛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五峰西畔亚夫营”,开篇即以“亚夫营”这一典故,暗示了英石所在之地的静谧与庄严,如同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充满了肃穆与威严。同时,“五峰”二字则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复杂,为英石的出现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一石中庭见者惊”,点出英石的独特与珍贵,它在庭院之中,引人注目,甚至让见到的人感到惊讶。这一句不仅突出了英石的形态或色泽,更体现了其在环境中的突出地位和对观者的震撼力。

接下来的“翠袖低昂如万舞,紫云飘举欲孤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英石比作翠绿的袖子在空中轻盈舞动,又似紫色的云彩在天空中飘逸前行。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英石的动态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居然造物钟全巧,瘦绝谁人画得成”,这两句赞美了英石的自然之美与造物主的巧妙构思。诗人感叹于英石的形态之奇,认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其独特的韵味与神韵。

最后,“不独韩陵堪共语,雨中高咏有群英”,表达了诗人对英石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这里的“韩陵”可能是指韩陵山,此处借指英石所在的特定地点。诗人认为,只有在雨中高声吟诵,才能真正领略到英石的风采与内涵,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与英石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共鸣,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英石作为自然之美的化身,在特定环境与氛围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寄托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柬沈宝文

一雨江城动再旬,酒杯频共落花春。

我还故里如羁旅,君作嘉宾即比邻。

待价超腾千里足,著书衰谢百年身。

耄期若果符相许,车笠毋忘问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子登感怀示弟诗后并为其尊人澹隐隐君寿二首(其一)

三峡山中有断猿,声声凄绝本何言。

从来至性无文字,一任人间自忖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子登感怀示弟诗后并为其尊人澹隐隐君寿二首(其二)

连珠五曜映高旻,偕隐谁人得似君。

乌反旧巢元足养,凤翔千仞更能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一)

不得留公更几年,丝纶前日下中天。

诚知王命行难俟,欲写丰功世共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