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竭赴开化

鸣榔浦口发长歌,子去南乡几日过。

眼底云山吾老矣,梦中烟雨夜如何。

斗城兵后居民少,石镜僧归古刹多。

重觅留题何处是,功臣堂在碧山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送无竭赴开化》。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鸣榔浦口发长歌”,以“鸣榔”这一渔家常用的捕鱼工具,象征着友人即将启程,如同渔歌唱晚,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接着,“子去南乡几日过”,点明友人将前往南方的开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注与期待。

“眼底云山吾老矣,梦中烟雨夜如何。”这两句通过对比“眼底”的现实与“梦中”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云山代表现实中的景色,而烟雨夜则可能是诗人梦境中的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岁月不待人的无奈。

“斗城兵后居民少,石镜僧归古刹多。”这两句描绘了战乱之后的景象,城市荒凉,人口稀少,而寺庙中却僧侣众多,暗示了社会动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重觅留题何处是,功臣堂在碧山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祝福。功臣堂可能是指某处纪念功臣的地方,此处用以寄托对友人成就的期许,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九日与斯道衍公登虎丘

绀宫海涌碧崔嵬,曾有秦王驻跸来。

虎石半销金气尽,翠崖中断剑池开。

岩僧扫月千峰净,山鬼吟风万壑哀。

老我登临春已晚,落花吹遍讲经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宋无逸先生

草《玄》阁上扬夫子,每说江南宋玉才。

凤阙书来船北上,蛮溪花发马南回。

青衫无泪沾歌袖,白发多情照酒杯。

处士一星云雾里,客楼东望几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湘湖漫兴寄猎微生

兰堂客散酒船空,湖上清游孰与同?

五月秋声梅子雨,一天凉思藕花风。

烟将白鸟沈沙际,云带青山落镜中。

自是儋翁阻杭越,谁教天堑限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答戴雪樵

新溪胜友无多在,旧雨故人今复来。

险步莫经龙伯国,虚名已付蚁王台。

小园芳树迷青草,空屋残花落紫苔。

安道诗成情更苦,未容兴尽泛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